企業大都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的最終目標,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使利潤達到最大。但由于“利潤最大化”目標沒有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值、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往往導致企業財務決策的短期行為,所以逐漸被實踐所否定。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我國當前還只能是一個理論公式和理想的發展目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指導作用并不大。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基本不考慮風險因素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主要是執行國家的有關計劃,完成計劃所規定的各種指標,完成了計劃,企業的財務活動就已基本確定,很少談起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經營風險問題。這樣,在企業主管經營者和財務管理人員的眼中的風險只是忽視或假設。
2---)、以計劃經濟為核心
在資金管理方面,主要是資金定額的核定方法和資金計劃的編制方法;在成本管理方面,主要是成本降低指標的測算和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在利潤管理方面,主要是利潤指標的測算和利潤計劃的編制方法。所運用的這些方法都是對計劃指標完成情況的分析與體現,但不能直接反映企業經營決策的信息。
3---)、經濟管理體系不夠完整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由于對企業經營預測研究的很少,對經營決策基本不涉及,這樣就失去了企業利潤的真正體現。比如:有財務預算方法、財務計劃方法、財務分析方法和財務控制方法,卻缺少了財務決策方法?,F今提出“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雖然克服了“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點,體現了企業所有者對資本增值的要求,但其優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有人提出了以現金流量最大化、現金股利最大化、凈現值最大化等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這些目標僅使財務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選擇,并不能代表財務管理的總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的調整可以關注以下幾個點
(1---)、財務管理目標應定位于“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在共同治理的邏輯下,財務管理的目標應定位于“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充分兼顧和均衡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保證企業在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
(2---)、財務目標調整應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一個重要管理系統,其目標直接反映著理財環境的變化,并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F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股東、債權人、經理、員工、消費者、供應商和政府等各方都有自身利益,共同構成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所以,現代企業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締結的“契約網”,各利益相關者在企業投入物質資本和知識資本(包括人力資本),獲得單個主體無法獲得的合作收益,他們應共同擁有企業的剩余索取權與控制權,形成更為廣泛的財務資源配置主體。
(3---)、重新審視“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目標。由此可見,將財務管理目標定位于股東財富最大化,僅僅強調股東的利益,而忽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必然會導致矛盾沖突,將不利于企業發展。特別是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資本的比重大大提高,物質資本的比重相對降低,這種重大變化,日益顯示企業各要素所有者地位在改變,從“股東至上”在向“利益相關者合作”轉變,這種新的產權理念,要求人們更加重視股東利益以外的其他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及社會利益,更加重視人力資本和無形資本,重新審視傳統的“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目標,確立適合于21世紀財務管理要求的新目標。
邦盛財稅
聯系人:林經理
熱線:13928779559
QQ:355533340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市橋平康路1號沙園家電廣場413